Let's Search
請輸入關鍵字....
中藥治療便秘會不會有副作用?
中藥治療便秘的副作用通常較小,但仍存在風險,主要取決於藥材選擇、劑量、使用時間及患者體質。過量使用某些強效瀉下藥物可能導致腹瀉、脫水或腸道依賴;不當的藥物組合可能引發交互作用;某些藥物可能引起胃腸不適或脹氣。因此,民眾應避免自行購買或調整中藥,應諮詢合格的中醫師,根據體質和症狀,進行個人化的調理,選擇適合的藥物和治療方案,並定期回診與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,以確保治療安全有效。
中醫對於便秘患者有什麼食療推薦?
便秘患者應多攝取富含纖維和水分的食物,建議可以適量食用菠菜、紅棗、黑芝麻、胡蘿蔔、奇異果等;此外,黑木耳、糙米和燕麥等食物也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,進而改善便秘。蜂蜜對於乾燥型便秘特別有效,能潤滑腸道,幫助順暢排便。這些食物不僅能改善便秘,還能保持腸道健康。同時,應避免食用油膩、辛辣或生冷的食物,以免加重腸道負擔。
中醫如何治療便秘?
中藥在改善便秘方面有顯著效果,但使用中藥需根據個人情況來決定。對於偶爾發生便秘的人,改善飲食、調整生活習慣、保持規律作息等方法可能就會有效。需要服用中藥治療便秘的患者,也需根據不同的體質和便秘的原因,謹慎選擇藥物並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。例如,因脾虛或氣滯所引起的便秘,適合使用健脾、疏通氣機的方劑,而清熱瀉火藥就不合適。此外,孕婦、哺乳期女性或慢性病患者(如腎臟病、肝病等)應該在中醫師指導下安全使用中藥。
中醫治療便秘需要多久才能見效?
中醫治療便秘的見效時間因人而異,通常需要幾天到幾週不等。一般來說,對於「急性便秘」,通過中藥調理或針灸等方法,幾天內就會有改善;而「慢性便秘」則需要較長時間的調理,通常需要數週甚至數月。常見的中藥包括:麻子仁、厚朴、枳實、大黃等,需要根據不同的辨證來調整使用。針灸常用穴位包括大腸俞、天樞、氣海等,可通經活絡、調節氣血,有助於改善腸道的蠕動,從而緩解便秘。
便秘的症狀有哪些?如何確定是否需要治療?
便秘的症狀包括排便次數減少(每週少於三次)、大便乾硬、排便費力等。一般來說,若便秘持續一週以上,且伴有腹脹、腹痛等症狀,應考慮尋求醫療建議,特別是當生活方式調整後,便秘情況依然沒有改善時,應及時就醫,避免便秘引發其他健康問題,比如腸道脹氣、腹痛、痔瘡,甚至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。因此,長期便秘的患者應及時尋求治療,以免造成其他併發症。
便秘會造成身體的影響嗎?
西方醫學認為,成人正常排便次數為一天三次至一星期三次。根據羅馬準則標準,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標準就算:若排出的大便非常堅硬,伴隨排便疼痛,需要使用手指摳、一週大便不到三次、感覺排不乾淨等情況即為便秘。長期便秘習慣,可能會導致身體處在毒素累積的情況中,這些毒素與致癌物相似,會增加體內壞菌的量,壓縮好菌的存活空間,長期下來不僅營養吸收變差,還會提高大腸癌、肝病、肛周疾患、潰瘍等疾病的機率,更可能導致各種青春痘與皮膚粗糙以及其他腹痛、口臭、體臭、疲勞、失眠、神經衰弱等亞健康狀態。
為什麼我吃了很多蔬菜水果仍然便秘?
在中醫範疇中,認為便秘總共有四大類型,熱秘、寒秘、虛秘、實秘。
其中,食用很多蔬果仍便秘的患者通常屬於最冤枉的族群,也經常是中醫虛秘族群中的一份子。此類型的患者通常不會在便秘多天出現腹痛、食慾減退的情況,一般來說,會出現在勞倦過度、年老體弱、生產後或大病後之人。氣虛則腸道消化排空無力,排便欲解難解且身體乏力;陰血虧虛則腸道失去滋潤,大便較乾難以排出。臨床上對於虛秘類型的患者我們會給予調養氣血的藥物為主,潤腸通便為輔以協助患者能順利解便,待身體恢復能量後便能自行排便。
中醫針對便秘,可採用中脘穴、天樞穴、氣海穴、合谷穴、承山和足三里等穴位來促進大腸蠕動,增加排便的慾望。
便秘應該注意什麼飲食與習慣?
多攝取膳食纖維的食物,但並非所有葉菜類都具備高纖,一般建議多食用黑木耳、香菇、杏鮑菇、青皮苦瓜、地瓜葉、綠花椰菜、甜椒、空心菜、海帶、黃豆芽等。另外,適量的油脂也很重要,成人每天需攝取4-7份油脂,一份為五公克,尤其推薦攝取植物油及魚油。
水分攝取也很重要,健康的成年人用體重乘以30,可作為每日飲水毫升數估計值。每日可執行快走、操慢跑、慢跑等運動增加血液循環,預防因久坐導致盆腔循環不良。最後,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:盡量讓自己在固定時段的解便,並避免長期抑制便意。
我有慣性便秘,痔瘡時常出血,可以藉由中醫改善嗎?
可以。慣性便秘的患者在臨床上確實有高比例的族群苦於肛周問題,但其實腹瀉傾向的患者糞便溪水,也容易衝扯肛門,導致肛裂受傷,久了就會促成它老化,帶來脫垂討厭的痔瘡症狀。痔瘡為肛門口黏膜下的靜脈叢,容易因為摩擦或擠壓導致血液循環不良。因此,若有長年便秘的困擾,或對瀉藥、浣腸長期依賴的患者,建議可以尋求中醫,改善腸道環境,使排便的過程更加輕鬆順利,減輕對肛周的壓力。另外,也一律建議避免刺激性、辛辣、上火食物,如菸酒、辣椒大蒜、麻辣鍋、麻油雞、龍眼、榴槤、荔枝、炸烤食物等食物,服用中藥過程中必須搭配嚴格的飲食控管才能雙管齊下。
便秘,我能吃益生菌幫忙嗎?
可以。益生菌能增加腸道好菌,幫助消化蠕動排空,維持腸道健康。然而,益生菌的養成需要很長的時間,假如在便秘時才食用益生菌並沒有辦法形成常態性的菌叢,維繫長久的腸道健康。市面上的益生菌種類繁多,有的含有高纖,有的有酵素,有的則主打高菌數益生菌,但總掛著益生菌的招牌。如果吃了「馬上有感」,但多數是因添加了番瀉甘、蘆薈素、氧化鎂等輕瀉劑,吃多了恐傷身體,長久下來會形成依賴性。可以詢問醫師,依照食用益生菌的目的和經濟能力,選購適合的商品,並清楚了解服用的時間與劑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