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搜尋
SEARCH
menu
close
Let's Search
請輸入關鍵字....
periodicalspublicity
TOP NEWS
01
各家醫院文宣
花蓮慈濟醫院-「霜降」周末報到 秋季養生-花蓮慈院中醫兩招穴位按摩
時序入秋,許多人開始想著該如何進補,而10月23日就是 24節氣中的霜降,這個名字的由來,就是「氣肅而凝,露結為霜」的意思,也就是進入秋天的季節。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蘇三華醫師表示,秋天是在五行的分類中屬金,金也對應著人體臟腑的肺臟。而肺臟的特色,就是它喜歡潤,而不喜歡燥,但是秋天是屬於比較燥的一個季節,所以,在這個節氣當中,除了進補之外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保養事項。
LAST NEWS
衛教文宣及短片
花蓮慈濟醫院-穴位按摩暖頭風 「立冬」養生秘訣大公開
「冬令進補,來年打虎。」這句中醫俗諺就是說,冬季要特別注重食補。11月7日就是24節氣中的「立冬」,宣告冬季正式開始,日照時間越來越短,天氣也會越來越寒冷,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吳立工醫師表示,這個時候除了一般人印象中的冬令進補,還要多注意氣溫變化可能帶來的心血管不適,所以,吳立工醫師特地分享了包含穴位按摩在內的冬季養生秘訣。
花蓮慈濟醫院-血糖隨時知 花蓮慈院CGM助攻糖尿病友掌控飲食
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將到,花蓮慈濟醫院糖尿病共同照護團隊11月12日舉辦糖尿病友會,分享近來運用連續性血糖監測(CGM)幫助病友從飲食控制血糖的經驗,並帶入中醫及正確飲食養生觀,希望透過中西醫合療讓病友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控制血糖好方法,與疾病和平共處。
花蓮慈濟醫院-節氣養生秘訣 吃好穿暖度「小雪」
時序入冬,早晚溫差漸大,11月22日就是24節氣中的「小雪」,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推出24節氣養生秘訣,童曉翔醫師表示,在小雪這個冬季節氣,養生秘訣的原則要溫養陽氣、腎氣,所以,除了利用當季的食材食補之外,還分享了位於腎經的太溪穴及復溜穴來做穴位按摩,希望能讓大家健健康康溫暖過冬。
花蓮慈濟醫院-養生飲食通六腑 中醫論「蔬食進補」
二十四節氣的立冬剛過,讓人想到傳統有所謂「立冬補冬」的習俗,尤其是寒流來襲,許多人不免俗的會食用薑母鴨、羊肉爐,或者是以其他動物性肉品為主的食材,來為寒冷的冬天儲備能量,但是吃素的人難道就不用儲備能量?不能溫暖過冬嗎?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副主任王健豪表示,對於「蔬食進補」這個題目,許多人一定感到困惑,總認為蔬菜水果性質偏寒涼,如何能在寒冷的冬天提供熱能?其實要在健康的度過寒冬,最簡單的飲食原則,就是營養均衡!
花蓮慈濟醫院-中西合璧調理孕期不適 花蓮慈院媽媽教室新春開課
孕婦的孕期和產後該如何調養身體、緩解孕期的不適症狀?又該怎麼進行食補才健康、安全呢?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二月十日舉辦「媽媽教室」,邀請到花蓮慈院婦產部陳盈希醫師和中醫師盧昱竹,來教導媽媽們正確的孕產婦藥膳食補觀念,以及介紹孕期的各種不適症狀能夠如何舒緩,讓媽媽們能夠保持愉快的心情懷孕,也幫助媽媽們安胎和調養身體。
花蓮慈濟醫院-驚蜇春臨養生妙招 中醫師報乎你知
三月六日逢二十四節氣中的「驚蜇」。驚蟄是春季陽氣萌動的開端,代表著萬物復蘇,生機勃勃的春季已經來臨,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劉俊賢醫師表示,在驚蟄過後,天氣會逐漸轉暖,但依然偶爾會有冷空氣影響,叮嚀民眾別急著從冬裝換上春裝,小心受風寒、著涼;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族群或較高齡者,這段時間應更加注意天氣預報,根據每一日的氣溫調整衣著。
花蓮慈濟醫院-夏季到氣溫飆升 中醫「立夏」養生首重養心
5月6日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「立夏」 ,代表著夏天正式的來臨,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黃俐瑜醫師表示,在中醫的理論中,「夏季屬火,火氣通於心。」加上臺灣屬於亞熱帶地區,氣候炎熱,夏季常會大量出汗,容易耗傷心氣,令人煩躁不安,因此立夏的養生秘訣要特別注意「養心」。
花蓮慈濟醫院-冰水越喝越渴、越喝越胖? 中醫「芒種」消暑養生秘訣
「瑪娃」颱風警報解除後,伴隨著雷聲的陣雨還是不斷降下,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林諭臨醫師表示,那是因為夏季的第三個節氣「芒種」到了。2023年的芒種落在6月6日,當芒種來臨,意味著梅雨季的結束,開始了午後雷陣雨的季節,隨著降雨量的上升,濕氣越來越高,加上炎熱的氣溫,天氣越來越悶熱,林諭臨醫師表示,這時候喝冰水容易越喝越渴,適度曬曬太陽會是更健康的選擇。
花蓮慈濟醫院-晚睡早起喝熱水 中醫「夏至」消暑養生秘訣
2023年的「夏至」節氣落在6月21日,這天太陽將會直照北回歸線,也是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,這麼熱的天氣,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陳冠蓁醫師要教大家消暑養生三招。第一招就是喝熱水!陳冠蓁醫師表示,其實喝溫熱的水,會影響人體局部排汗的速率,比起喝冰水,喝熱水可以透過提高局部排汗速率,進而帶走人體更多的熱量,讓人感覺更消暑。
花蓮慈濟醫院-「中暑」分陰陽 「刮痧」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
近日氣溫不斷上升,花蓮慈濟醫院提醒民眾要注意防曬及補充水分,避免中暑導致的健康問題。俗諺說:「小暑過,一日熱三分。」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利丞鑫醫師表示,「小暑」24節氣中夏天的節氣,氣溫會從今年的7月7日的小暑開始,一直會熱到節氣中的「大暑」,通常會達到氣溫的酷熱最高點,這時候要特別小心中暑的問題,每個人中暑的狀況各有不同,利丞鑫醫師提醒民眾可以盡快就醫,西醫跟中醫都有治療的方式,可以有效緩解身體上的不適。
花蓮慈濟醫院-早睡早起.換季愛注意 中醫分享「立秋」養生秘訣
接連的颱風過後,秋季也即將到來,2023年的8月8日父親節,正好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-立秋,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黃繻誼醫師表示,「立」是開始的意思,「秋」代表莊稼成熟,這時天地陰氣逐漸增強,而陽氣由”長”轉為”收”。每到立秋,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35度,太陽照射往地球南移,南風漸減,北風漸增,因為夏季才剛結束,天氣大多仍屬炎熱,盛夏餘熱未消,所以,要小心秋老虎,日夜溫差會開始變大,要慎防感冒上身。
若同意本網站之隱私權政策,請點選「CONFIRM」,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,更多資訊請瀏覽 隱私權聲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