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A問答

Let's Search

請輸入關鍵字....

faq

QA問答

Q.

生病時如何選擇就醫的去處?

A.

臺灣的醫療院所,分為基層診所、地區醫院、區域醫院、醫學中心等4種類型,各層級醫院負有不同的照護任務與角色。當我們察覺身體不舒服想就醫時,可以先至住家附近的基層診所、地區醫院就醫,若需進一步檢查,由醫師協助您轉診至其他院所繼續照護。病患經轉診治療後,應依醫師建議轉回原院所或其他適當院所,接受後續治療喔!

分級醫療目的就是希望透過各級醫療院所分工合作,藉由雙向轉診,提供病患連續性、整合性的醫療照護,協助民眾找對醫師、看對科,提升醫療照護品質;也讓各類型院所發揮自身功能,使醫院與基層合作均衡發展。

Q.

什麼情況下比較適合去看中醫?

A.

中西醫各有所長,幾乎所有疾病都可以看中西醫合療。目前經實證研究,合療後成效良好且有健保補助的項目包含:

  1. (1)腦血管疾病、顱腦損傷、脊髓損傷、呼吸困難及術後疼痛等住院病人輔助醫療:中醫介入後神經、呼吸功能恢復,日常生活能力改善,生活品質提升,縮短住院天數。
  2. (2)癌症患者照護:腫瘤患者經手術放化療後,以及療程中常出現副作用,或改善癌症的惡病質(如體重減輕、食慾不振,精神萎靡不適症狀),以及疼痛問題,可透過中醫體質調養,提升患者生活品質。
  3. (3)慢性腎病照護:藉由中醫介入,可減緩腎病惡化,延緩洗腎時程,幫助減緩慢性腎病的副作用。 除以上健保補助項目外,仍有許多疾病適合中醫,如:
  1. A.內科:各種癌症體質調理、腦中風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風濕免疫關節疾病、肝膽腸胃疾病如胃食道逆流,及一般內科疾病等。
  2. B.婦科:不孕、更年期障礙、月經調理等。
  3. C.老人醫學:失智症、巴金森氏症、心衰竭、失眠、便秘等。
  4. D.皮膚科:乾癬、異位性皮膚炎、白斑症、蕁麻疹等。
  5. E.小兒疾病:如氣喘、生長發育調理相關、癲癇、過動症等。
Q.

就醫時如何選擇中醫科別?

A.

中醫有分內科、婦科、兒科、傷科、針灸科,各自有適合的適應症:

  1. (1)內科:呼吸系統疾病、慢性咳嗽、過敏性鼻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氣喘、肝膽腸胃系統疾病、老化性疾病、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等。
  2. (2)婦科:更年期症候群、經前症候群、子宮內膜異位症、子宮肌腺症、痛經、帶下、月經不規則、多囊性卵巢、不孕症治療、產前與產後調理、乳癌、婦科癌症術後與放化療調理等。
  3. (3)兒科:氣喘、過敏性鼻炎、腸胃機能障礙、頻尿、青春期體質調理、異位性皮膚炎、妥瑞氏症、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、腦性麻痺等小兒疾病。
  4. (4)傷科:整脊、脫臼、復位、痛風、關節炎、五十肩、媽媽手、網球肘、脊椎側彎、手術後調理等。
  5. (5)針灸科:失眠、頭痛、落枕、五十肩、椎間盤疾患、退化性關節炎、坐骨神經痛、足底筋膜炎、網球肘、媽媽手、腕隧道症候群、扭拉傷、挫傷、各式運動傷害、中風後遺症、顏面神經麻痺、三叉神經痛、消化系統疾病、痛經、癌症放化療前後之針灸調理。
Q.

就醫紀錄其他醫師可以調閱嗎?有沒有隱私問題?

A.

首先,健保署為了提高醫療品質及就醫安全,把病患近期的就醫資料上傳雲端,醫生不僅可查詢用藥、檢查、手術、出院病摘、過敏藥物…等12種資訊,還有CT、MRI等五類檢查影像喔!但是,醫療法第72條明文規定,醫療機構及其人員因業務而知悉或持有病人病情或健康資訊,不得無故洩漏病人紀錄喔!

另外,醫院、診所診治病人時,得依需要,並經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、配偶、親屬或關係人之同意,商洽病人原診治之醫院、診所,提供病歷複製本或病歷摘要及各種檢查報告資料。另為了保障個人隱私,健保書提供民眾可至各分區業務組或聯合辦公室設定「健保卡密碼」,限制特約醫事服務機構醫事人員查詢其就醫紀錄。

Q.

就醫前可以如何做準備?

A.

看病是一門學問,病人常常滿腹問題,但到了醫療院所遇到醫師,就一句話也說不上來。有很多問題和疑慮不敢問醫療人員?是否也害怕問多了會耽誤醫師看診時間,影響其他病人或造成忙碌的醫護人員困擾?但其實,看病提問是病人自主權利,民眾藉由問問題表達對疾病照護健康價值觀和需要,讓醫療專業者了解並安排,透過雙向溝通可以達到較佳的醫療照護結果。

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、勇敢詢問了解正確資訊,與醫護人員共同討論及決策,有效掌握自己的健康,把握看診的黃金時間,以下的「就醫三問」可幫助您與醫療人員討論最合適的醫療保健服務:

  1. (1)第1問:對於我現在的症狀,我有那些選擇?
  2. (2)第2問:我擔心就醫時選擇的各項治療方式會有什麼風險或困難?
  3. (3)第3問:不論選擇何種治療方式,我如何得到幫助,作出最合適的選擇? 更詳細的提問單也可以在國民健康署官網下載喔! 就醫提問單: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Detail.aspx?nodeid=867&pid=11005
Q.

常見的詐騙形式有哪些?

A.

大略可分為數種:一是假冒醫療院所工作人員,詐騙集團甚至會竄改醫療院所電話,使來電號碼顯示為院所總機,詢問患者是否有申請醫療證明或領取高價藥品等,甚至核對部分個人資訊,使被害人信以為真,進而聽從指示匯款或提供更多個人資訊。

另一些是防不勝防的一頁式網路廣告,上網搜尋症狀或病名時即會跳出各類”宣稱療效”的藥品與治療。有的甚至會假冒醫療人員的身分,另外創立粉絲專頁或平台,提供”醫療諮詢”,配上看似專業的衛教文,實為誘導患者購買高額商品。

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:https://165.npa.gov.tw/#/

中藥違規案件專區:https://dep.mohw.gov.tw/docmap/lp-5289-108.html

Q.

詐騙集團的手法?

A.

不實宣稱療效,多半根據現代人常見慢性疾病或症狀設計,以減重、消脂、降三高、治失眠、性功能障礙等等為大宗,放上白袍專業形象照,搭配所謂的患者回饋、使用心得,有些甚至不會一開始就提供藥品購買連結,而會以加line諮詢為起點。

民眾加Line後,對方會先詢問症狀細節以及平時生活模式,與診間常規問診相似,並會耐心一一針對問題答覆,過程中夾雜中西專業術語,如非受過專業訓練,極難分辨真偽。時而語帶威脅,誇大不治療的後遺症與或常規醫療副作用,時而語帶關心,線上噓寒問暖,如久未回覆,甚至會主動降價,一步一步使民眾放鬆警惕,進而匯款購買來路不明之藥品。

中藥違規案件專區:https://dep.mohw.gov.tw/docmap/lp-5289-108.html

Q.

如何從細節看出詐騙可能?

A.

為了規避法規,往往會假借”諮詢師”、”體質調理師”的名義,號稱原本在教學醫院任職,現轉為線上看診,因此無法在醫事人員查詢系統查找相關資訊;商品標示不清,找不到相關生技公司或藥廠,或僅能搜尋到簡單資訊(即使號稱有證明,也強烈建議至衛福部食藥署查詢確認);手段粗糙的詐騙集團在文章或訊息回覆中有時會出現中國用詞,或繁簡轉換時易出現的錯字;藥品強調”祖傳秘方””不傷身””O日見效”等,利用民眾對健康的渴望,騙取金錢。

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制署:https://lmspiq.fda.gov.tw/web/

中藥藥品許可證查詢:https://service.mohw.gov.tw/DOCMAP/CusSite/TCMLQueryForm.aspx

中藥違規案件專區:https://dep.mohw.gov.tw/docmap/lp-5289-108.html

Q.

有哪些管道可以判斷網路訊息真偽?

A.
  1. 醫事人員查詢系統:可至衛福部網站輸入醫事人員姓名查詢,可以看到該醫事人員的執業登記類別,是否具有部定專科醫師資格以及執業的縣市,如出現查詢結果為「目前未有符合條件的資料」可進一步與衛生局聯絡確認。經此步驟後,仍需注意冒名頂替的問題,先前即有出現過剪輯醫師公開受訪影片與照片,竄改內容行銷不法藥品,或假冒中醫診所名義成立粉絲專頁提供”線上醫療諮詢”。建議在下單購買任何商品前,聯絡衛生局或親自就醫確認。

醫事人員查詢系統:https://ma.mohw.gov.tw/Accessibility/DOCSearch/MASearchDOC

  1. 衛福部食藥署有消費者食藥防騙專區,內有”違規食品藥物化粧品廣告民眾查詢系統”,或撥打食安專線1919檢舉或諮詢。

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制署:https://lmspiq.fda.gov.tw/web/

Q.

我看到有些網頁號稱可以視訊問診再提供藥品郵寄,可信嗎?

A.

因應疫情趨緩,已經停止視訊問診,現在除非法規提及之特殊狀況(偏鄉、離島、或特殊疾病等),視訊問診均屬違法行為,真正有執照的醫師,不會知法犯法。建議民眾如有身體不適,親自就診方能得到妥善的醫療照顧。

此外,有些詐騙集團會假借”諮詢””體質分析”等名義,先假意關心,詢問症狀細節,再以真偽難辨的回覆混淆視聽,內容摻雜各式中醫專有名詞,使患者放鬆警惕,進而購買高額保健品或藥物。

中藥違規案件專區:https://dep.mohw.gov.tw/docmap/lp-5289-108.html

Q.

現在「清冠一號」可以做為「預防」性質來使用嗎?

A.

現在屬疫情高峰期已過,大多數人已有注射疫苗或免疫的記憶性了。新冠病毒高峰期時,因病毒傳染力非常強,一旦感染之後,症狀變化和病情發展相當快速,故當時針對新冠肺炎的「高風險人員」,甚至有「預防性投藥」的做法。

再者,清冠一號是屬於積極「治療」處方,而非「保健」茶飲,對身體體質偏虛寒的兒童、老年,或腸胃比較敏感的人,也有可能出現輕度胃悶、腹瀉、乏力的現象;因此,健康、低感染風險的民眾,並不需要使用「清冠一號」,也不宜將「清冠一號」當做「防疫茶」長期服用。中醫針對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,主要會從幾個方面下手,一是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,抑制病毒複製,縮短病程;二是緩解當下症狀,依體質及表現症狀不同增減用藥;三是預防後遺症,減少"長新冠"的影響。

Q.

我得過新冠肺炎,該注意什麼?

A.

得過新冠後,具呼吸道疾病後遺症的患者,可因呼吸道免疫能力的下降而增加流感、再次染疫或合併其他肺部感染,如肺炎鏈球菌,轉為重症的風險。這些後遺症可大可小,有不可逆的例如肺部纖維化,也有可能只是較為輕微的氣道敏感。

若有咳嗽、易喘、體力下降的狀況,即代表你的呼吸系統尚未完全恢復,或藉由中藥調理改善肺部與支氣管狀況,平時也可以慢跑、游泳等運動鍛鍊心肺能力。並於流感季節建議配合施打疫苗,流感病毒以呼吸道傳染與接觸傳染為主,正確配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,仍是阻隔病毒進入人體的不二法門。中醫對得過新冠肺炎者,會依據體質及症狀表現不同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向,例如常見的嗅味覺障礙,如果患者帶有濕氣重的狀態,就可以考慮在處方中加強化濕的用藥例如藿香、佩蘭等用藥;如果症狀以倦怠、記憶力差為表現,還要確認是單純因氣虛導致,或仍有夾濕夾瘀等病理產物的堆積,用藥上就不會單純以補氣為主,還需加入去瘀化濕的用藥。

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

若同意本網站之隱私權政策,請點選「CONFIRM」,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,更多資訊請瀏覽 隱私權聲明

CONFIR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