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t's Search
請輸入關鍵字....
肝硬化可以治療嗎?會變成肝癌嗎?
肝硬化無法完全恢復,但若及早治療,如控制病毒性肝炎、戒酒、改善脂肪肝,就有機會穩定病情、減少併發症。肝硬化也有轉變為肝癌的風險,因此需定期追蹤。
中醫認為,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,意即提升體內正氣,能幫助抵抗疾病。肝癌屬於「積聚」之症,中醫治療強調補肝扶正、軟堅散結,配合情緒調理、飲食調養,有助延緩惡化並提升生活品質。在現代醫療基礎上輔以中醫調理,是雙管齊下的策略。
肝硬化會有哪些症狀?
肝硬化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,隨病情加重,可能出現疲倦、食慾不振、腹部脹氣、黃疸、下肢水腫、腹水、出血、昏迷等問題。
在中醫觀點,這些症狀可與「肝氣鬱結、脾虛濕盛、血瘀阻絡」有關。肝主疏泄失常,情緒會變得煩躁或抑鬱;血行不暢則可能出現瘀斑或經常瘀傷;脾虛無法運化水濕,則容易出現腹水、下肢腫脹等現象。透過辨證論治,中醫常搭配針灸、藥膳或調氣理血的方式協助改善身體不適。
肝硬化是怎麼引起的?
肝硬化常見的西醫原因包括:病毒性肝炎(B、C型)、長期酗酒、脂肪肝、藥物或毒素傷肝、自體免疫性肝病等。
中醫認為,情緒壓力、飲食不節(如過食油膩、辛辣)、嗜酒,會導致「肝氣鬱結、脾胃失調」,久而久之產生「濕熱、血瘀」,進而損傷肝臟,造成慢性病變。像脂肪肝、肝鬱氣滯的狀況常見於現代久坐、壓力大的生活型態。
什麼是肝硬化?
肝硬化是肝臟長期受傷、發炎後,造成肝臟纖維化,導致肝功能逐漸衰退的疾病。初期常無症狀,但隨病情惡化,會出現疲倦、食慾不佳、腹脹、黃疸等。
在中醫角度,肝有「主疏泄、藏血」的功能,意思是調節情緒、幫助氣血運行。若肝氣不暢,會影響全身氣血運行,引發疲倦、脹氣、情緒不穩等症狀。肝硬化可理解為「肝氣鬱結、血瘀成積」,肝失調節、血液運行不順,時間一久,便形成病變。
失智患者晚上容易睡不好,中醫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?
許多失智患者到了晚上會變得不安、焦躁,甚至整晚不睡,這種狀況叫做「日落症候群」。在中醫來看,這與「心腎不交」或「肝火旺盛」有關。
簡單來說,腎水不足,無法降伏心火,晚上容易心煩、焦慮,導致失眠;或者肝火過旺,讓人夜晚特別煩躁,甚至會發脾氣。這時候可以用一些安神助眠的中藥來幫助改善,例如:酸棗仁、百合、遠志、龍眼肉等。
針灸方面,可以刺激「神門」、「三陰交」等穴位來穩定情緒,幫助入眠。此外,家人可以在晚上讓患者用溫熱水泡腳、聽輕柔的音樂,減少刺激,讓夜間情緒穩定一點,就比較容易入睡。
失智的早期徵兆有哪些?
失智的初期變化可能很細微,家人和本人都不一定會馬上察覺。
比較常見的情況包括:
家人也要多觀察,若發現親人行為與以往不同,別覺得只是「老了」,可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,早點就醫、早點發現,才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!從中醫角度來看,這些變化可能是「氣血不足」或「腎精虧損」導致腦力下降。建議早期發現時就開始調理,像是中藥、針灸等方式來延緩退化。
失智(Dementia)是什麼?
失智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,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,逐漸進入中度、重度、末期症狀,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,有個別差異。
失智大致分為兩類:退化性、血管性,最常見的則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(又稱為混合型),失智不是單一項疾病,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,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,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,包括有語言能力、空間感、計算力、判斷力、抽象思考能力、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,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、個性改變、妄想或幻覺等症狀,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。
給青光眼患者的日常生活建議為何?
青光眼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如下:
青光眼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有什麼優勢?
根據中醫典籍記載:十二經脈,三百六十五絡,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,其精氣上走於目而為睛[出處:《靈樞.邪氣藏府病形》]。諸脈者皆屬於目。眼睛疾患反映出的是全身氣、血、水的阻滯、不足或過亢[出處:《素問.五藏生成篇》]。
就亞洲人好發的正常眼壓青光眼和棘手的新生血管青光眼而言,除了西醫眼科常規的降眼壓藥物、注射、手術治療外,中醫也有多元的治療工具,如:結構調整、針灸、中藥、運動指導,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視力,減緩疾病的進程。
眼疾患者常伴隨肩頸結構異常和緊繃,透過針灸、結構調整與運動指導可有效促進患者眼部的氣血循環。針藥並用,個別化精準醫療,針對虛寒、氣血不足、痰濕等不同體質的病根去調治,不僅能改善眼睛功能,也能疏通全身筋絡,提升整體臟腑機能。
青光眼的類型有哪些?
古代醫書記錄的「青風內障」、「綠風內障」就是現代人所熟悉的青光眼。
西醫則依照病程快慢、眼睛解剖結構、疾病成因,將青光眼分為以下四類:
眼壓高就是青光眼嗎?
眼壓只是青光眼診斷的參考因素之一。眼科醫師會根據一段時間裏累積的多項檢查結果,如:角膜厚度、裂隙燈、隅角鏡、眼底鏡、視野、眼球光學電腦斷層掃描儀(OCT),綜合研判患者的視神經功能。建議患者固定在同一家院所就診,以累積可供前後比對的檢驗數據和影像。中醫就診時,也請提供病歷資料,以利醫師規劃治療計畫。
為什麼青光眼是視力的隱形殺手?
青光眼是造成患者失明的第二大主因,僅次於白內障。青光眼肇因於視神經漸進性的損傷,隨著病程演進,患者會逐漸出現視野缺損、視力減退的狀況。
青光眼早期無明顯症狀,不易察覺,因而有了視力隱形殺手的封號。疾病初期,多數患者僅出現週邊視野缺損,但是中央視野仍完好,且由於人類大腦會對視覺成像「腦補」,等到患者發現視力異常時,病況多半嚴重。又若病人沒警覺心,延誤或未能規律治療追蹤,恐怕導致不可逆的視覺功能損傷,甚至失明。
三高問題需要長期追蹤和治療,這概念已深植民眾心中,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青光眼其實也是需要終身控制的慢性病,所以加強宣導青光眼的預防和治療是醫療院所的當務之急!